博后零距离丨从“引才磁铁”到“育才摇篮”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培养首位博士后出站

2020-09-09
876
Font size: S M L

1599652792684592.png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批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启动以来迅速聚集起包括院士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发挥出强大的“磁吸效应”。如今,通过多样化的培育机制,实验室也成为了许多优秀青年学者成长和成才的摇篮。

9月初,来自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的詹元杰,刚刚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生涯,已顺利出站,全职加入该团队继续开展工作。这也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培养的首位出站博士后。


1599652536114821.jpg


推动新型锂电材料产业化

 

“从读研究生开始,就想沉下心来做一些研究,而且我的性格也属于能沉得住气,就喜欢在实验室待着。”詹元杰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后其间,他选择了从北京来到材料实验室,专门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工作。

他所在的团队,负责人正是他的导师,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研究员。得益于后者在电池领域几十年的研究积累,整个团队目前在新一代电池材料方面研发进展迅速,即将实现产业化应用,詹元杰也逐步靠近着自己的目标。

 

1599652602908917.jpg


“锂离子电池领域如果单纯做技术研究而不能应用,意思不大。该领域研究的内容最终还是应该体现到产业应用上来,我认为这个更重要一些。”詹元杰说,自己的短期目标,就是借助实验室优越的平台条件,助力团队尽快推动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电池的产业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说起研究中的这款电池,詹元杰言谈间透露出信心。他介绍道,团队目前开发的高电压镍锰酸电池,不含钴元素,不仅降低了成本,并且能量密度高。相比于当前市场上主流的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了近40%。

突出的性能表现,也吸引了众多下游企业的关注,近期纷纷上门洽谈合作,詹元杰也忙碌了许多。采访当天上午,他参加完团队会议后,又接待了一波来访的企业代表,结束时已接近中午。

实际上,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在团队中主要负责电池技术的研究,本身的工作节奏也非常紧凑。“平时一般上班以后就开始干活,整理数据,忙起来可能晚上或者周末也要加班。周末有空的时候,也会做一些数据分析或者文献阅读、专利撰写等等。”

 

1599652635547794.jpg


不过,他的生活并没有完全被工作填满。詹元杰说,自己会利用休息时间,到松山湖边跑跑步,或者带家人到周边游玩放松。“来东莞之前对这里并没太多了解,现在发现这里环境非常好,生活气息也很浓厚。此外这里提供的科研条件也是国内顶尖的,人才政策和待遇都很好。”

 

在站两年综合能力获得提升

 

詹元杰坦诚说道,决定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之前,心里其实有几分忐忑,“但我想了想,在材料实验室我的导师还是黄老师,我相信他的眼光,同时也对我们研究的材料有信心,所以还是来了,现在觉得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交谈中,詹元杰总是特别提到黄学杰老师对他的影响,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工作当中,导师都给了他很多帮助,也给了他信心。

2013年左右,随着智能手机浪潮的兴起,锂离子电池也迎来了重要的风口。然而当时的电池充电慢、寿命短,使用中还容易出现发烫,种种不足激起了詹元杰研究电池的兴趣。“当时考研前就做了一些调研,发现物理所在电池领域的研究是国内顶尖的,于是就给黄老师发了一封邮件,没想到他很快就回复了,还邀请我到所里去参观。”

对本科毕业的詹元杰来说,这次参观经历让他感到“震撼”,在这里他见到了从材料制备到材料表征所用的一整套科研设备。完善的研究条件让他下定决心,在科研路上闯一闯。于是,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他在这条路上一口气走了七年。

 

1599652683105513.jpg


“这些年还是有过很多挫折。做科研经常会遇到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然后发现这个方向走不通,或者没有新意,这时候心态还是会有点崩。”詹元杰说,后来慢慢学会了用平常心去对待,“因为做创新没有人能保证一定成功”。另一方面,在他看来,从失败中积累的经验也十分重要,对后续的实验设计、方法优化等都有很大帮助。

博士后在站期间,他分别参与了科技部与广东省科技厅资助的两个与高能量密度电池相关的研究项目,在其中负责高电压正极材料电池技术研究。在站两年时间里,他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16项。

除了研究方面的进展,两年间詹元杰也感受到了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大的收获是对产品应用有了更多了解,而不再是闭门造车只搞研发,在团队管理以及科研管理方面也有更清晰的认识。

谈及出站后选择留在团队继续工作,他表示,自己对锂离子电池研究保有热情,渴望在这一领域持续做出成果;而实验室有着一流的科研设备,浓厚的科研氛围,以及优秀的产业转移转化平台。“同时我坚信,在黄老师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成功实现高电压镍锰酸锂电池的产业化,并攻克其它新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相关的技术难题。”


1599652729523524.jpg


拓展阅读:

目前,实验室在站博士后共53人,获得博新计划者2人,特别资助者3人,面上资助者4人,获得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联合基金者10人,在《Nature》、《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共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的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实验室在站博士后均来自日本东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



撰稿:人才人事管理部、综合事务管理部  ×  南方日报

撰稿: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