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陶瓷团队向产业转化“加速跑”,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硬科技”成果显现

2020-02-27
386
Font size: S M L

在东莞大岭山镇福林工业园内,一排排厂房车间整齐而又密集,厂房墙体上“电器”、”模具”、“五金”、“体育用品”等不同厂家字牌下,是流水般往来装卸货物的运输车,一切看起来和东莞最常见的工业园并无二致。

但在工业园深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多孔陶瓷研究团队历时半年时间打造的实验基地,正坐落于此。入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不到一年时间,该团队完成了从研究方案制定、实验设备采购、中试试验平台搭建以及实验工作的全面开展。这也成为这一省级实验室建立以来,在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三十年研究成果加快向实际应用转化

 

2017年12月,广东省以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启动首批4家省实验室的建设。去年4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东莞市大学创新城的过渡场所揭牌成立

其中,材料实验室所搭建的创新样板工厂板块,专门致力于将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目前,实验室已引进18个高水平的团队,分两批次打造创新样板工厂项目,包括新材料超快激光极端精细加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仿生控冰冷冻保存材料等一批前沿“硬科技”的产业化项目。由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付超研究员带领的多孔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团队,正是入驻团队之一。

在该团队的办公点所设的简易展示台,记者见到了该团队所重点打造的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该材料通体黑色,表面分布有微小孔洞,外观上类似于电器包装盒内常见的塑料泡沫,因此业内有时也将其称为“泡沫陶瓷”。据研究团队负责人战斗介绍,该陶瓷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可承受1600度的高温,以此制作的燃气燃烧器,应用于能源、化工和环境等领域,可大量节省能源消耗,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640.webp.jpg

多孔陶瓷样品


“此项技术此前仅有少数国家掌握,我们经过三十年的研究才获得突破,将来投入使用,可以不用再被国外‘卡脖子’了。”战斗介绍道,从入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来,整个团队就以原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全力推进关键技术研发。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目前产品已经基本定型,进入中试阶段。

 

“在这里找回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在实验基地车间内,原本四层高的厂房被上下打通,横向平面也未作隔断,形成一个巨大的内部空间。进门左手边,曲折的管线将几个新安装的设备连接在一起,还有工作人员在往来查看仪表数据并认真记录。

“我们目前正在进行实验数据采集,测试设备在不同条件下运行的不同情况,将来可以针对多样化的运行需求,更好更快进行定制。”在团队中从事试验台建设、中试基地管理等工作的郭学广介绍道。


640.webp (1).jpg

研究人员查看记录实验数据


郭学广原本就职于东北某大型企业,从事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十余年,经验丰富。然而今年2月份,他却选择离开了熟悉而稳定的工作环境,从沈阳南下东莞,加入了这个处于创业期的团队。对于这个选择,他这么评价:“我热爱这个行业,但是原来的环境待久了,慢慢没有了年轻时的劲头,没那么敢打敢拼了。现在在这里重新找到了一种干事创业的激情,虽然辛苦,时常要加班到一两点,但还是觉得值得。”

说话间,恰逢团队从附近厂家订购的一台机床送到,郭学广熟练地安排卸货,并清点票据,不一会就处理妥当。但实际上,整个厂房内设备的采购安装过程中,如此简单顺利的情况实属少数。


640.webp (2).jpg

实验基地厂房内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绝大部分的设备都是我们自主设计,属于非标准零部件,找到能生产的厂家非常难。”为此,郭学广和团队里的朱海生老师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走访的设备厂家数不胜数。

朱海生是多孔陶瓷团队低氮燃烧器项目负责人,是团队中的技术骨干之一,今年已经57岁,30多年前他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去到北京,专门从事燃烧方面的研究,技术功底深厚,他身上流露着一种专注、踏实又勤奋钻研的劲头。“我今年57岁,距离退休也不远了,这么大岁数还来‘折腾’这个事情,就是想抓紧时间做出点成绩来。”他说道。

在北京生活了30多年,朱海生对于北方的雾霾之痛深有体会。“2014年APEC会议期间,采取临时措施关停了一批工业企业,出现了著名的‘APEC蓝’,在朋友圈刷屏,这也说明工业燃烧确实是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随着当前环保形势日益严峻,政策法规趋严,国内众多工业企业都面临设备升级以符合相关排放标准的问题,然而相关的技术进展却并不理想。这件事朱海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一个研究了三十年燃烧的人,感觉自己有能力、更有责任做些什么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他说,如果多孔陶瓷材料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获得成功,不仅能大幅降低目前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更有希望在技术推动下,将国家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使得环境更加友好。


640.webp (3).jpg

多孔介质低氮燃烧器样品

 

为找配套生产厂商飞遍大半个中国

作为技术骨干,同时又是老党员,郭学广和朱海生在工作上的投入被其他同事看在眼里。团队先进材料项目带头人任志恒,对于两位技术骨干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就非常钦佩,他表示,目前整个团队在付超老师和郭学广、朱海生这样的党员同事身先垂范下,形成了敢吃苦、能攻坚,投身一线、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和风气。

今年2月份春节刚过,郭学广和朱海生分别从沈阳、北京来到了东莞,一头扎进繁忙的工作之中。在这里,没有了固定的作息时间,一切时间表都围绕进度走。“之前大家热议‘996’、‘007’工作制,实际上我们这半年工作节奏比这个只快不慢。”朱海生说,作为北方人,初到广东,气候和饮食等都不太适应,工作起来废寝忘食更是寻常。

“在东莞和在北方工作节奏明显不同,比如厂家在非工作时间都还会送货上门,有时我们深夜还会接到电话过去接货。”朱海生说,从寻找合适场地,到设备制作、安装、调试,时间紧工作量大,经常是一大早钻进车间,夜里凌晨一两点出来,才想起来一整天都还没有进食。朱海生本来肠胃不太好,有时他夜里下班回到住处,会简单煮点面条,吃完就休息。

盛夏的南粤,酷热难耐,高温预警频发,但在多孔陶瓷团队的实验基地里,却至今还未安装空调。 “工友们在车间待一会就一身汗,待一整天回去,衣服一拧都是水。” 郭学广笑道,从2月份过来到现在,不到半年,自己体重已经轻了十几斤。

除了吃饭和高温,最开始出行也意外成为了问题。由于实验室位置偏僻,加班到晚上常常错过了公交末班车,加上附近打车难,夜间回住处非常不方便。并且实验经费管理也有要求,无法提供公车,为了上班往返及跑厂家更方便,他们特意将数辆汽车从辽宁不远千里开到了东莞。

这半年当中,忙碌的工作占满了大部分的时间,他们甚至少有时间与家里人打个电话。郭学广的女儿今年10岁,正就读5年级,对于不能经常陪在孩子身边,他虽然会说一句“工作为重”,但在手机屏幕偶尔亮起的间隙,记者还是注意到,他所用的壁纸正是一张爱人和孩子的合影。

“找一个合适的厂家很不容易,基本要当面谈三次以上,才能确认能否满足我们的生产要求。这半年里,很多时间都在出差,全国到处飞,两三天就能走好几个城市。”郭学广说,朱海生的母亲年事已高,有时候想儿子就会抱怨一句,“我在地图上都快找不见你们了!”  

但即使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却始终没有回过一趟家。最近一段时间,朱海生的爱人带着孩子来看他,但是工作紧张,他也抽不出太多时间陪伴。

“目前正在对样品、样机进行测试,我们希望年底前完成产品定型并形成系列化,明年可以进入量产阶段,早日推向市场,整个时间还是比较紧的,放松不得。”朱海生说。

郭学广和朱海生的工作状态是多孔陶瓷研究团队的一个缩影。实际上,目前团队内20多名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希望早日做出成果。

 “2019年上半年任务虽然圆满完成了,但我们不能轻易满足。作为科研人员,我们必须弘扬工匠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贡献力量。”团队负责人付超研究员说道,借助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这个大平台,相信未来团队一定可以取得更多重要的科研成果,服务于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

 

携手东莞镇街推动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


像多孔陶瓷团队这样,花费数十年才采取得突破,在材料研究领域不是个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就曾提到,“一个新材料从实验室发现到应用一般要二十年,周期很长”。然而从实验室研究成果到实际规模化应用之间,往往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之初,就提出希望能够形成研究与应用“全链条”,从材料研发、中试、到产业化,将整个链条打通,缩短实验室和市场之间的距离,让更多成果加快实现产业转化,充分发挥其价值。

目前,实验室已引入的18个科研团队,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所研究的项目内容涉及实用的合金材料、先进的量子材料等多个领域。这些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优质研究项目,也吸引了东莞各镇街的目光,纷纷前来寻求合作机会。

塘厦今年就主动与松山湖实验室对接,提出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中试孵化园区,形成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目前双方已签署框架协议,促成付超教授团队、曹永革教授团队科技成果在塘厦镇落地转化、产业化,并启动建设“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力促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要加快、强化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这是实验室非常重要的目标。除了引进高水平的团队,我们也已经与塘厦和大岭山签署了共建产业园的合作意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批成果将会走出实验室,在产业界发挥作用。”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动工仪式上,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院士这样说道。


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 陈启亮

 


撰稿: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