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ical interface group

Group Leader:李明

Position

◆研究员
◆现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
◆团队负责人

Research Direction

◆仿生材料科学和单分子生物物理

Main Achievemnets

近五年来,共发表SCI论文34篇(通讯作者3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授权14项、授权国际专利1项。共承担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协助指导15名,目前在读博士生5人。

Group Members

生物界面团队现有副研究员2人,工程师1人,博士后2人,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团队人员来自包括物理学,材料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医药等学科领域,组成了一支利用材料、光学、微加工、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技术,在生物界面维度来实现重要生物学机制探索的队伍。

Introduction

生物界面团队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应用微加工和微流体技术制作百万级人体细胞高通量研究平台,研发可精准调控免疫功能和药物筛选的生物界面材料和生物兼容性的荧光淬灭材料,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单细胞、细胞团及病理组织中细胞免疫调控策略及其分子机理。具体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1)新型单分子操纵与荧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单分子生物物理、膜生物物理。主要应用高精度单分子操纵和荧光技术研究蛋白质机器的分子机理以及蛋白质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

(3)生物膜的免疫响应与药物筛选。主要是将单分子荧光技术与微流体芯片和3D打印技术结合来研究癌细胞生物膜的免疫响应和调控机制,以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潜力。

 

现阶段已经初步完成了团队实验室建设(如下图),包括:

(1)万级洁净微流体芯片加工与组装实验室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图a);

(2)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设及相关设备的购置,目前已用于生物界面材料前处理,分子克隆实验,生物界面样品低温保存等实验(图b);

(3)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建设及哺乳动物细胞处理、培养装置的采购,目前已在该细胞实验室完成多种人源癌细胞系的复苏,传代,荧光染色,免疫荧光实验,以及超低温保藏工作(图c);

(4)万级洁净光学实验室的建设,及多色荧光倒置活细胞成像系统和多参数荧光检测显微成像系统(图d)的搭建,目前已经实现了活细胞内单分子水平上的多色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信号的动态监测,以及活细胞内细胞器实时动态荧光检测。

 

▲生物界面团队实验室现场拍摄图